雏鸟几天长毛?
刚孵化出的幼鸟身上只有极少的绒毛,在出生后大约30天左右,身体的绒毛才会长全。 有的鸟类会在孵化期开始的时候,身上的绒羽就慢慢长出,但是长度和颜色都很浅淡;而有的则是在出生后15天开始长羽毛的。 无论怎样,幼鸟在7-8周大的时候身体上的硬羽都已经长成,这个时候就会开始飞了。
在飞行的过程中,羽毛会磨损掉落,同时新的羽毛也会长出来。 除了羽毛外,大多数鸟类都会生有很长的喙,但刚刚孵化的幼鸟的嘴尖部被壳覆盖,要等到壳完全脱落之后,才能看到明显的嘴峰。
随着幼鸟逐渐长大,嘴巴也会越长越锋利。 刚破壳而出的雏鸟眼睛通常是睁不开的,需要等到第二天或者第三天,眼睛才慢慢睁开。而在刚刚破壳时的12小时内,鸟的视力几乎是看不到什么东西的。
通常在破壳后的1—2天,就开始长出绒毛来,3—5天绒毛完全盖身,13—14天后开始长出羽片,到了20多天的时候,身上除胸腹处外,都能看到正在生长的羽片,再过上10几天飞羽增长的速度非常迅速,再过一段时间就可达到与亲鸟同等的长度,那时雏鸟也就可以飞翔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鸟的羽毛的生长和更换有其规律性。一般说来,自后向前,由两侧向中央进行。羽片长出后,还须注意保持清洁,才能正常飞翔。因此,幼鸟在初生的绒毛全部换为片羽和初级飞羽生长至五分之一、二的时候,就开始频繁地去水盘中洗浴了。此时如饲养管理不当,在体羽未完全换好之前就成对进入繁殖笼,由于爱抚和交配都会影响羽毛的生长,有时甚至引起胸腹部片羽的断落,形成所谓的“断羽”。已断羽的亲鸟产卵后孵出的巢雏,生长发育和羽绒生长均比较缓慢,直接影响环志工作中幼鸟比例的计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