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物如何正确补钙?
“宠”字在古汉语中,写作“寵”;“宠”的本义是指爱畜或喜爱的人(多指女孩)受到娇惯、宠爱。 《说文·犬部》:“寵,爱兽也。” 《史记·卫康叔世家》:“太王之母太妃有嬖子曰伯翳……舜曰伯翳善牧,帝赐之氏姓曰柏翳氏,封诸汧邑。” “柏翳”又作“伯翳”“伯益”等,是周人的祖先。他因善于驯养牲畜而被舜赐姓为“柏翳氏”。这个姓氏很值得玩味。“柏翳氏”中的“柏”,是一种木材茂盛的树,引申为“兴盛”“繁茂”的意思。“翳”原指用草或苇做成的遮阳挡雨的器具,这里借指保护或覆盖的草木。所以,“柏翳”合起来就是“像草木一样茂盛”的意思。
后来人们用“蓬勃”“葱茏”“蓊郁”“欣欣向荣”等形容草木生长的词语来表示“发展迅速”“前途无量”等意思,这些词语都从“柏翳”引申而来。 “宠”还有“受爱护而得到利益”的意思,这个意思如今已经很少用了。它所表达的“受益”往往与“害处”相对。如两汉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充就说过“良弓之所造,非一人之劳,累寸成尺,累尺高丈,累丈张弦,积丝成帛,以供制箭,岂不劳哉!然而便于用者,利人之具也。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制作精良的射箭好弓不是一个人劳动的成果,是一尺一尺地积累而成的一张大弓。这张大弓可以挂上弓弦,制成许多小箭,这些小箭可以用来射杀远方的东西,这岂不是非常辛苦!不过,由于使用这样的弓箭能够给人们带来好处,所以这种“费工”是值得的。 “宠”的这种“获利”的意思引申开来,还可以表示“受恩惠”“被照顾”等等。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寡君之使臣也,非日忘之而不复见也,畏君之怒,不敢自明于吏,因使者绝之,臣故昧然无知也,待君王之使人再明之。今君之使臣,非有所犯令而不为,恶使臣之人,反君之使而不知。”这段话意思是:我之所以糊涂而不明白您的意图,是因为害怕您发怒,所以才让官府不再给我下命令。现在您让我办事,并不是因为我违反了命令才不做,也不是因为讨厌派我去的人,而是不知道应该听从谁——是我自己糊涂,不明白您的意思。